农业科技推广(大农独家)

前几天和一位高级农艺师聊天。当聊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时,这位在农业生产一线奋战大半辈子的农技员痛心疾首。他觉得,自从计划经济时代确立的农技推广“线断、网破、人散”后,至今尚未建立统一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,这是我们农技推广体制改革的最大失败。对他的观点,我一半认同,一半反对。先说反对部分。计划经济形成的农业科技推广之所以会“瘫痪”,是因为它不适应新的发展需要。市场经济下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,绝不可能是“大一统”模式。事实上,这些年来,我国各地都在探索实践新型农业科技推广,也初步总结出了不少富有成效的经验,比如大学推广、企业推广、科技特派员推广等。再说认同部分。我国至今尚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,这一点认识我与高级农艺师趋同。何谓模式?可复制、可借鉴、可推广才叫模式,如果做不到“三可”,只能称作经验。目前各地探索实践的所谓“新型农业科技推广”,仍停留在局部试验阶段,距离“模式”还比较远。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?我们该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?这两个问题,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。大农小三不敢妄自断言,但可以分享几件小事,从中略窥端倪。一、10元听课费十几年前某一天,我以记者身份到农村采访科技扶贫。当地政府请来一位很有名的苹果专家给农民培训,教大伙儿如何修剪苹果树。天很冷,村民却坐满了村委会的会议室。从电视镜头拍摄的角度来说,场面堪称完美;美中不足的是,村民情绪不高涨。专家在台上讲得唾沫横飞,底下村民听得昏昏欲睡。当专家结束讲座那一刻,村民们长舒一口气,像换了一拨人,兴冲冲去了另一屋子。原来,他们是去“领”听课费——主办部门给每人发10块钱,村民才愿意来“听课”,很多村民戏谑为“捧场”。在农村,“捧场”不是个例。听说,现在10块钱或一袋洗衣粉,已经请不来人了。其实,任何一个农业专业村或镇,想听农业科技培训的人肯定不少。但事实是,想听的人找不来,不想听的人经常被拉去“捧场”接受专家的“培训”。二、农技员的“力不足”有一段时期,农业部曾试图用“科技入户”重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,省市县乡村“五级联动”,一竿子插进村——农技员定点服务示范村,示范村里有示范户,示范户下有带动户。从体制安排和机制设计来说,“科技入户”初心很好。当实际情况是,它以“不了了之”收场。为什么?当年,我走进陕西渭南市某县,专题采访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。一位包抓示范村的农技员说了一段话,或许是当年科技入户工程高开低走、最后无果的主要原因之一:“科技入户的主角儿,实际就是我们农技员。我的家在县城,每星期我要去包抓村两次,单趟40多里路,来回四趟,要么坐班车,要么开自己的摩托车,单位补贴的那点儿钱还不够车油费。钱暂且不说,就光说这身体,快五十的人了,回来折腾真的有些吃不消。我也想多去村里给农民多服务,但说实话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”三、王教授的“大农圈”王征兵教授,大农微友们都很熟悉了吧?王教授曾经和我聊,他说自己非常幸运,在体力和智力都还行的年代遇上了移动互联网。王教授学问做得深透,讲课则通俗易懂,学生们爱听他的课,很多地方也会请他去作报告或讲座。近几年,王教授平均每年作140场次左右的报告或讲座,培训人数约3万。当听到这个数字时,大农小三先是倒吸一口凉气,然后再生敬意:50多岁的“老汉”了,真是蛮拼的!但是,自从王教授在“大农圈”开设个人专栏《趣说三农》以后,他的成就感以指数级增长。每一篇《趣说三农》文章,“大农圈”新媒体矩阵的阅读量少则几万,多则数十万、上百万。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无边界传播,王教授关于农业“三产”融合的观点被素未谋面的农业部官员阅读,关于未来中国农业品牌化的路径设计被众多新农人追崇,还有更多远见卓识被全国农业人、乃至国外农业人知悉并受用……四、大农小三的“微信群”我有不少农业朋友,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。为了信息聚合,两年前,我专门建了一个“大农真星话”微信群,天南海北的农业朋友在这里交流。这个群实行轮值群主制度,有专门的人管理群内事务,有专门的规章制度,只允许交流和发布农业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。两天前,这个微信群发布的两条信息,让我对农业科技推广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。第一条:宁夏固原的王军成要种500亩薰衣草,不知道哪里有种子和技术。消息在这个群发出,即刻有新疆伊犁的农场主朱淑兰大姐呼应,伊犁是薰衣草之乡,她来帮助王军成联系!第二天,我看到朱大姐在群里@王军成,薰衣草的事有着落了。第二条:江苏淮安的倩倩,家里有大量生鲜芡实,找不到销路。求助信息在群里发出,很快就有陕西蒲城县的青年农场主屈发平说,他一个朋友专门收购芡实。也就短短几分钟,滞销的苦恼迎刃而解。当看到他们在群里的对话,我突然冒出一个问题:当大量的农业人被类似微信这样的社群连接到一起后,它岂不成了跨地域、跨边界的农业组织?过去,我们总在感叹:农业组织化太难了!而今,互联网的出现,一切都在悄悄改变。没错,这就是我今天想表达的观点,“互联网+”不是工具,而是一种思维,一种方法论。所谓方法论,就是人们认识世界、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。因为传统农业科技推广的高效率、低成本,所以我们在破解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上总显得办法不多。现在,我觉得这块“短板”,完全可以用“互联网+”补上。作者简介大农小三:本名黄小星,资深农业媒体人,大农圈首席内容官,互联网营销师,电子商务数据分析高级培训师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讲座教授、训后服务研究室特聘研究员,现致力于乡村品牌策划与互联网传播实践。

本文出自快速备案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s://www.175ku.com/288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