权威数据统计网站(教你看懂官方的统计年报)

我们知道,政府每年都会公布统计报表,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指数,这些报表就是各地的统计局统计和公布的。虽然一定程度上,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,会有差别,但总体上还是能反映基本一些数字的,供研究供参考供决策都有一定的意义。 人口,不只是社会问题,是经济问题,还涉及到房产投资等问题。“短期看金融、中期看土地、长期看人口”,这是任泽平对房地产的经典总结,由此可见“人口”最终起了决定性作用。数据来源 统计局是国家的重要部门,负责社会、经济等信息的收集和核算,为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依据。国家统计局、省、市级统计局的网站,是我们获取统计数据的重要来源。GDP(国内生产总值)、CPI(居民消费价格指数)等都是国家统计局来公布的。 国家统计局的“国家数据”,可以从http://data.stats.gov.cn/查询,包括月度、季度、年度数据,重要地区、城市、国际上的数据,内容涵盖了人口、人民生活、就业工资、投资、财政、资源环境、农业、教育、卫生、科技等方面。国家统计局网站如果需要各地方的数据,可以到各省、市统计局网站下载。如广东省的,可以到http://www.gdstats.gov.cn/官网,找到统计数据-广东统计年鉴,下载一个压缩包,里面已经通过离线网页的形式整理了全年的统计数据,很方便使用。广东统计年鉴总人口的变化 在“国家统计局网站–年度数据—人口”一栏中,人口普查人口的基本情况,还是2010年做的。一般来说,国家每年都会做人口抽样调查(大约110多万样本),可以查到2008年到2016年的数据,包括了按照年龄段、性别、户口、婚姻、受教育程度、育龄人口等细分的数据。总人口的年龄结构 人口的年龄结构,这不仅体现了老龄化的程度,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分布,也体现了中国潜在的消费市场规模。2008年与2016年人口的年龄结构2016年相比2008年可以看出:明显减少的年龄段:10-19岁,35-44岁,55-59岁。明显增加的年龄段:25-29岁,45-49岁,60-69岁。其余年龄段:基本持平。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,代表着不同的消费需求,这种变化对于消费市场的预测、产品的定位和营销策略等,都有重要的意义。人口抽样调查当然了,如果人口抽样误差比较小的话,年龄段的人口分布只是一个平滑的移动,例如0-4岁的,10年之后,会变成10-14岁。如果平移10年的话,得到的人口占比趋势应该是差不多的,除非10年内出现新生儿的骤增或者骤减。总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性别结构这是假设女性是100,男性的数量。在0-24岁的区间,男性数量明显高于女性,5-9岁,男性比女性多了18.86%。在65岁以上,女性数量明显的高于男性,90岁以上女性的数量是男性的2倍。在25-65岁的区间,男性略多于女性,比较平稳。 结论就是女性的寿命比男性长,男同胞们要注意养生了。 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分布中国幅员辽阔,按照城市级别来划分,也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,按经济、常住人口的总量、增量,以及商业文化的辐射等指标,各有各的方法,例如:除了北上广深的强一线城市,现在还有武汉、成都、南京、杭州、天津等“准一线”城市。其他的省会城市、计划单列、几个彪悍的地级市等,组成的“二线城市”。普通的地级市、较强的县级市等,组成的“三线城市”等。对于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,统计局的网站也有公开的数据。按照不同人口数量区间,统计的从2008年到2016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量如下图。2008年到2016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量可以看出:100万人口以上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,是显著增加的;100万人口以下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,是显著减少的;大约在2012年左右,这种趋势变化更加明显;100-200万和50-1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最多,在2015年之后,前者数量超过了后者。400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,达到了17个,这些都是全国瞩目的焦点。 然而,200-400万,以及100-200万的城市,却很容易被忽略,因为大城市的人很少去三线城市,觉得自己就代表了中国。其实这些三线城市人口也在聚集,没有太大的房贷压力,消费能力也不容低估,对品牌消费的市场潜力也很大。 省市人口的变化 以广东为例,做个说明。2000年到2017年各城市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数可以看到,在这十七八年期间,广东这些重点市的人口都是大幅增加的。 增速最快的深圳,接近80%;广州、佛山、珠海和惠州,也都超过了40%;东莞和中山,也都有30%。 这和广东的经济发展,对外来人口的吸引,以及相对平稳的出生率都有关系。 其他省统计局的网站,也都可以得到类似的数据,可以做个简单的参考。 城区人口的变化中国的地级市,都包括了各个区,以及下面的县市。以广州市为例,看看其下设区县的人口变化。从广州市的统计局网站,下载了其下设的11个区县,从2005年到2016年“常住人口”的数据,做个简单的趋势图。广州的各区县人口可见,在这十年期间,广州的各区县人口都在增加,在2016年:白云区人最多,将近250万;天河区、番禹区和海珠区,也达到了160多万;越秀区、黄浦区和花都区,以及增城市,超过了100多万。黄浦区和南沙区,常住人口增长了近3倍;天河区、白云区、花都区和增城市,人口都增长了50%以上。当然了,每个区的面积不同,除了人口的数量、增量之外,还要看人口的密度(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)。人口密度可以看到,在2016年:越秀区的人口密度最高,每平方公里达到了34000多人,但在2010年之后就处于饱和状态;海珠区、天河区、荔湾区,每平方公里也超过了15000多人,虽然还在增长中,但2010年之后的增速明显放缓。白云区,每平方公里超过了3000人;黄浦区和番禹区,每平方公里也超过了2000人,但番禹区的增长不大,而黄浦区则有了50%以上的增长;南沙区的人口密度虽然不大,但十年之内增长了近3倍。人口的密度越高,对商业来说,流量大就是商机;对居住来说,公共服务资源也会更好,房价有更强的支撑,出租和流通变现相对更容易一些。户籍人口 / 常住人口统计局的数据,都分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。 常住人口,指全年经常在家或在家居住6个月以上,也包括流动人口在所在的城市居住就称常住人口。 因为人口是流动的,常住人口,相对于户籍人口的变化,更能体现一个区域的活力。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为例,这是一个地级市,下设6各区和11个县。相比于珠三角的城市,经济一般,外出工作的人也比较多。根据统计局数据,对比主要区县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数量。 可见,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:秀峰区、七星区,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,都超过了40%;象山区、叠彩区,常住人口也比户籍人口多了近20%;其余区县,常住人口都比户籍人口少,最多的减少了20%,处于流出状态。再结合每个区的面积,看看人口的密度,显然:核心的四个城区,每平方公里都超过了3000多人,商业、资源也相对集中。临桂区,作为桂林市的新区,虽然市政府等都已经搬入,但因为面积较大,人口密度较小;农村人口多,整体也是流出状态,数据并不能体现其中心位置的人口特点。人口是流动的,户籍人口可能到外地去,外地人也可能到本地来,但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,可以看作外地人增多。“外地人”的来源,不外乎两种:本地的流入,来自本地区其他区、县、农村人口的人口。更大范围的流入,来自省内其他地级市,甚至外省市的人口。本地的流入,是现在的“城市化”阶段,单纯的人口和资源的集中;更大范围的流入,则意味着更多资源的融合,一个人的流动,意味着家庭的流动,也可能意味着亲朋好友的流动,背后则是资金的流动、观念生活方式甚至下一代的融合,长期来看,人口融合聚集地往往都会更加繁荣。小结统计数据中的人口,只是众多数据源之一,如果有需要,还可以挖一挖其他有价值的信息,例如“克强指数”的三个指标,“用电量”、“铁路货运量”和“新增银行贷款”。 简单总结下:1) 国家级、省市级的统计数据很全,很方便获取,对公司的商业、投资,甚至个人居住、就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。2) 除了人口的数量,年龄、家庭、入学人数、教育水平等结构,以及经济发展环境等,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;从交通客流、摄像头人流捕捉、手机LBS网络大数据等,还可以侧面了解更小范围的情况。3) 最好横向、纵向对比着看,通过历史数据,看纵向的变化趋势;通过横向的对比,看不同区域的竞争力变化,毕竟,人口的流动,不是为了好,而是为了更好。4) 常住人口在100-200万以及200-400万的“三线”地级市,数量多、“城市化”加速,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不容小觑。5) 对于统计数据来源,你可以不尽信,但相对于自己的主观臆断,或者网上各种断章取义、屁股决定脑袋的对比,会更靠谱些,而且趋势性的东西总不会骗人。6) 20年内,人口数量对消费、经济的刺激是必然的,但之后随着人工智能的成熟,人口质量(顶尖人才)的影响,肯定大于人口数量。现在有些年轻人不愿多生,担心下一代当韭菜,或许更应该担心当韭菜的资格。

本文出自快速备案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s://www.175ku.com/3811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