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看電視的網站(電視沒用多久就變卡瞭)

智能化浪潮席卷瞭十餘年,除瞭手機,其他大量“傳統”設備也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。以電視來說,借助智能化改變瞭被逐漸邊緣化的命運,重新占據傢庭娛樂的C位。不過尷尬的是,智能化往往意味著軟硬件快速迭代更新和產品生命周期縮短,但價格和基礎功能則讓智能電視擁有比智能手機長得多的壽命。這個時候,作為一名普通用戶,你可能會面臨這種場景——當時花大價錢買來的電視,不知不覺中已經出現瞭卡頓現象。盡管可能你對它的要求不高,但如果保證不瞭最基礎的流暢使用,那麼整體的體驗會變得非常糟心。電視也避免不瞭用久瞭就卡的命運目前來說,市面上絕大部分智能電視用的都是以安卓為底層的定制系統。因此,軟硬件層面上來說,智能電視本質上就是一臺大屏的安卓設備。在其他安卓產品比如手機上容易遇到的問題,電視上同樣也可能會碰到,比如卡頓。即使到瞭今天,手機芯片性能大幅提升,安卓手機也不能說完全解決瞭卡頓問題。而硬件性能遠落後於手機的電視產品,很難完全避免卡頓問題。小雷在某頭部電視品牌的官網上找瞭款55吋2000元以下的電視產品,配置表顯示,它用的芯片還是雙A73+雙A53的四核架構,運行內存則是2GB。作為對比,這傢品牌的一款千元機用的芯片則是天璣700,CPU架構是雙A76+雙A55,內存為有4GB和8GB兩種規格。(圖源網站截圖)當然,這樣簡單粗暴的對比其實並不恰當。畢竟,安卓電視和手機對應的場景是有很大區別的。一般來說,手機需要承擔的綜合任務很多,包括通訊、攝影、遊戲等,影音播放隻是它的眾多功能中的一小部分。電視則通常聚焦於影視播放這一個場景,最重要的硬件往往是屏幕而非芯片。正常情況下,電視產品對性能要求不會特別高,視頻解碼和日常簡單應用耗費不瞭太多性能資源,但現實往往沒這麼簡單。首先,出於商業利益考慮,電商廠商喜歡在電視中塞入大量服務或功能,比如AI助理、遊戲、廣告插件等。部分電商買回來甚至能看到一堆卸載不瞭的預裝應用。電視的智能性固然重要,但雞肋功能會吃掉寶貴的硬件資源,最直觀的就是實際剩餘內存和閃存容量變低瞭。更過分的是,系統更新後,也往往會應用更多、閃存容量更低、系統更卡。(圖源Pixabay)其次,廣告變多瞭。價格戰導致電視利潤被攤薄,硬件不掙錢,就從廣告上薅回來。小雷自己的感受是電視廣告越來越多瞭,開關機有廣告、熄屏屏保有廣告,甚至手機投屏也得先看一段廣告,看影視劇就更不用說瞭。無處不在的廣告,未必會占用太多硬件資源,但會產生打斷和阻隔的負面體驗。另外,網絡也可能是電視卡頓的罪魁禍首。現在大量電視產品依然不支持5GHz WiFi,2.4GHz頻段連無線網,被幹擾的幾率很高,很容易出現網速慢、播放卡頓的狀況。用網線直連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,但即便很多高端電視用的也還是百兆網口,看1080P在線問題不大,如果看高質量在線4K或者用NAS看本地高碼率視頻,還是會有點力不從心。(圖源網站截圖)坦率說,電視用久瞭變卡,更多是一個商業問題而非產品問題,本質上是電視廠商為瞭攫取更多商業利益而違背產品規律的後果。怎麼解決?開頭我們已經說過,電視產品生命周期要比手機長很多。對不少人來說,從電視搬進傢裡的那一刻開始,就做好瞭用到壞的準備瞭。無論智能電視的功能和形態如何變化,最核心的依然是影視資源播放。所以,解決卡頓的思路在電視和手機上會有明顯不同。我們不妨先來整理下思路,避免電視卡頓的可以幹預的環節無非就是買前後買後。如果購買電視時,就把硬件性能考慮進去,後續就能省不少麻煩。值得一提的是,現在大部分電視產品的商品頁面,都會大力宣傳外觀設計、屏幕素質、音箱效果等。對於芯片、內存這類參數,品牌要麼把它們放在參數表的隱蔽小角落裡,要麼幹脆秘而不宣。甚至不少評測機構評測電視時,對這些也是一筆帶過或直接不提。對這類電視產品,普通用戶能做的不多,隻能嘗試從其他渠道去瞭解,比如相應的論壇、微博等,不少用戶會分享這方面的信息。如果想要電視產品能夠長時間保持一定流暢度的話,最好還是設置一條基礎配置線。比如低端或入門電視CPU至少要有A73或更強的大核心,內存3GB以上、最低不少於2GB等。對於高端旗艦產品,則CPU要有A76以上大核心,內存最好4GB起。(圖源聯發科官方)當然,能在買電視前就做好萬全之策的人並不多,更多時候還是得亡羊補牢。動手能力強的小夥伴,可以嘗試Root電視系統,獲得超級權限後給系統來個大精簡,但這個方法有一定風險,並且不是每一臺電視都能這麼操作。比較可行且通用的操作,就是盡可能地卸載用不到的應用,並且關閉應用的自啟動權限。至於廠商在系統裡提供的服務,用不上盡量關閉。還有一點很重要,如果系統升級過,可以嘗試恢復出廠系統,並關閉系統自動更新。不過,對一些年齡更大的老舊電視,配置已經落伍到怎麼折騰都卡的地步。這種時候,用外接電視盒會是個更好的選擇,讓電視本身停掉所有智能功能,變成一臺純粹的大號顯示器,用釜底抽薪的方式來解決問題。但要註意的是,現在電視盒子有點夕陽產業的感覺。智能電視快速普及下,廠商普遍不太願意花很多精力在電視上。以小米來說,官網在售的兩款電視盒子配置都不高,性能甚至還不如自傢的智能電視。這類產品買回來,達不到解決卡頓的目的。另一類盒子品牌來自內容供應商,比如騰訊極光、愛奇藝等。這類產品的配置相對會高一些,比如騰訊極光盒子4 Pro用的是4核A55芯片,4+64GB存儲,還支持WiFi6和千兆網絡。隻是,價格也要貴不少,像這臺就要699元。(圖源騰訊極光官方)也有低成本的盒子方案,那就是運營商的機頂盒。它們通常是IPTV盒子,一般和寬帶一起搭售,用戶每月多支付一點費用就可獲贈或免費租賃盒子,有的還有第一年免費的優惠。這種盒子一般配置不高,系統UI、功能也比較粗糙。不過它能給用戶提供大量電視內容,尤其是各頻道直播內容,功能和產品機制比較符合傳統電視的使用習慣。因此,對長輩或者中老年用戶來說,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方案。另外還有特殊的電視盒子——Apple TV。蘋果盒子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,它的性能很強,以2021款來說,A12芯片加持,基本可以碾壓所有電視盒子以及智能電視。iOS系統的體驗也比拼命塞廣告的安卓定制系統好很多,對第三方應用的支持當然也做得很好。(圖源蘋果官方)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,除去高昂的價格外,蘋果盒子沒有在中國大陸地區發售,相應的服務也沒有接入,自然談不上本地化瞭。很顯然,蘋果盒子更適合有一定動手能力的數碼愛好者或發燒友,而不是普通人。智能化帶來體驗劣化,是電視行業的悲哀從技術和市場的角度來看,智能化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。智能化也的確帶來瞭大量的新場景、新功能,讓使用體驗上升瞭一個新臺階,智能手機的發展普及過程就是最好的例子。但技術的進化方向,往往會被商業欲望帶偏,用戶和廠商的利益也並不能一直一致。智能電視越用越卡,應該說不是一個正常現象。前面我們已經說過,電視的核心場景很少,需要的硬件性能並不高。隻是,廠商出於商業利益驅動,在電視系統裡塞私貨,導致電視越用越卡。這樣一來,“去智能化”“擬智能化”反而可能是最符合電視用戶利益的做法,這就很有諷刺性瞭。而歸根結底,還是因為電視廠商的商業模式出現瞭問題。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,2021年彩電行業的利潤率僅有1.8%,比手機還要低不少,稱得上是最不賺錢的科技產品之一。正因為這樣,大部分電視品牌頂著消費者的輿論壓力,也要堅持往電視裡塞廣告。至於已經買瞭電視的老用戶,他們的流暢體驗,則不是電視廠商優先考慮的問題瞭。硬件之外,內容方面,國內電視端的影視資源基本掌握在少數幾傢內容商手上,電視品牌基本隻是中間商,從中攫取的利潤也相當有限。回過頭來看,或許當年打著“生態化反”旗號的樂視電視,探索的模式是最接近成功的。站在普通用戶和科技愛好者的角度來看,電視行業的現狀,無疑是讓人感到悲哀的。電視產品的不斷進化過程中,帶來瞭更大的屏幕、更低的價格和更智能的功能,但卻在最基礎的體驗上翻車瞭,而且不是技術而是商業利益上的考量導致的。作為消費者,我們自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,隻能希望電視廠商能打破當前的僵局,找到更健康的商業道路。

本文出自快速备案,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及相应链接。

本文永久链接: https://www.175ku.com/41536.html